◎林純德(中國文化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美國東岸時間2005年11月10日,台灣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於紐約獲頒該年度的世界兒童獎章獎項中的兒童發展獎(Kellogg's
Child Development Award),同月15日,就在她返抵國門後不久,前總統陳水扁旋即接見,會中大力褒揚「:勵馨從亞洲到全世界受到肯定,不只是個人或團體驕傲,更是台灣NGO偉大志業共同驕傲」。喜獲國際大獎,又有國家元首的加持,紀惠容可謂國內外備受尊榮,自由時報推崇她為2005年本土「傲人的靈魂」,因為這位婦團領導人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女兒』的成就」。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紀惠容於紐約獲頒兒童發展獎的同時,太平洋對岸的台北,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已婚中年男性銀行員遭到警方逮捕,罪名為在男同志網站上散布援交訊息,在警方「鉅細彌遺地」洩露案情之下,隔天各大報紙的社會新聞版聳動地報導著,該男子是在UTHome網際空間的男同志聊天室內化身為「欠摳摳的女裝C妹」,願以兩千元的代價進行各種性服務。
上文中所列舉的兩則新聞,乍看之初,似乎不甚具關連性,然而,我們若細數紀惠容及其所屬的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多年來「驚人的事蹟」,便可窺出兩者實乃息息相關,換言之,檢警調單位所據以逮捕、起訴該男同志的法源----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亦即被性權運動人士視為箝制成年人網路性/色情實踐的惡法,正是彼等戮力推動的成果。該法的立法原意為懲罰讓成年人與未滿18歲的兒童或少年從事性交易的媒介,但由於條文中出現了「暗示」兩字,使得任何出現在網路上直接地或間接地關乎性交易的文字或符號都可能成了檢警調入人於罪的呈堂證供。
台灣號稱人權立國,但反諷的是,人權的議題似乎只要觸及到「性/色情」,各種危言警語便此起彼落,即使向來自我標榜為開明而進步的運動人士,頓時間也可能忸怩畏縮起來,而落入一群基督宗教NGO人士口中,性/色情若和人權接軌,更彷彿成了戕害兒少身心健康的罪惡淵藪。這些團體仰仗其豐沛的黨政關係,又擅於操弄媒體以為傳聲,終於促使立法院三讀通過上述「惡法」,他們假保護兒少免受色情之害為名,行緊縮成人情慾實踐空間之實,勵馨的盟友終止童妓協會還組織了龐大的網路色情巡查「監」兵,撒下性道德的天羅地網,以廣為蒐證舉發為己任,儼然一躍為線上情慾警備總部。
然而,這些保守的宗教社福團體人士何以能有恃無恐地介入成年人間的性/色情實踐呢?為何只要高舉保護兒少的大纛,便可蠻橫地強加其性道德於所有成年人身上呢?尤其,當面對的是一群「偏差逸軌」的「性/別異類」時,何以他們更能輕易地引發社會上的性/色情恐慌呢?Lee Edelman在No Future:Queer Theory and the Death Drive一書中指出,在一般大眾的心裡,兒少往往被想像成天真無知且易受傷害的,同時他們象徵著一種「光明美好的未來性」;反之,酷兒族群則被建構為一種墮落與危險的再現。這類「兒少中心的未來性想像」使得多數成年大眾將兒少的安全福址凌駕於個人的「性福」之上,此正如Lauren
Berlant所言:「一個原本以成年公民為主體的國家,如今已被一種關乎胚胎及兒少的想像所取代」。
在缺乏完善老年福利制度的當代台灣社會裡,尤充斥著這類兒少中心的未來性想像。少子化時代的到來,多數父母對於養兒育女的方式,採取重質不重量的原則,家中唯一或唯二的兒少被視如珍寶,於此脈絡之下,一些關乎兒少福址的偏執論述乃適時地提供了足以使這些成年父母投射其對於自身不確定的未來性而衍生的焦慮感的想像空間,也因此,任何有可能危害、玷汙兒少的因子,於此一集體想像裡,也就如同威脅著他們自身的未來性,而酷兒的性/色情實踐更是這類威脅中的極致(也就不難想像何以前民進黨立委侯水盛會喊出「同志亡國論」)。另一方面,這類的想像則提供了勵馨、童妓救援、善牧這類宗教社福NGOs得以更進一步強化其反性/色情論述的基盤。
上述的中年男性銀行員的網路援交案件便是這類由官方與保守NGOs所聯手進行的箝制網路情慾實踐及訊息流通的立法和監督行動的眾多受害者之一。繼1996年專責資訊、網路、科技犯罪偵查的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隊成立後,各縣市警察局也相繼成立電腦犯罪專責組及電信警察隊,這就是俗稱的「網路警察」。比起在外衝鋒陷陣與荷槍持彈的歹徒捉對廝殺,這群坐陣電腦室的網路警察的業績量著實驚人,尤其上級長官「拼治安」的政策口號一聲令下,往往都能交出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值得留意的是,在龐大的業績壓力之下,他們不僅援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以捉拿網路援交,甚而搬出刑法第235條,勤於掃蕩所有線上世界裡關於「情『色』的露骨再現、戲耍嘲諷、自我呈現、如實紀錄、戲劇排演、細膩描繪、多元討論,甚至學術研究」(引用何春蕤的話語)。他們更從一些社會新聞報導裡,窺知男同志網路空間裡的多元而基進的性/色情實踐與想像,於是,諸如UTHome網際空間的男同志聊天室及Club1069拓峰網的交友專區,便成了這群網路警察巡曳監看、「釣魚」利誘的拼治安的「絕佳」場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